星期六, 10月 25, 2008

2008-10-24 東豐自行車綠廊逍遙遊

10月24日(五)天氣晴,今日請假回彰化處理事情,因只需上半天即可處理完畢,於是事先已擬定下午要去騎一趟東豐自行車道的計畫。

早上送小孩到安親班後,回家隨便煎個蔥花蛋及火腿片當早餐,用完早餐就開始收拾自行車裝備(水袋、頭巾、袖套、手套、安全帽…等),之後帶著裝備驅車南下彰化老家。

等事情處理完已近中午,於是先留在家裡吃飯,然後就依照計畫,在回新竹的途中,直接走中山高接國道四號,直抵東豐自行車道在豐原端的起點,開始進行今日的東豐自行車綠廊逍遙遊的行程。

首先在捷安特租一台登山車(平日一次一百,假日以小時計費)


租完車後先調整座墊高度並試騎一下,然後就直接在捷安特前開始著裝,因剛試騎的那台車座墊很軟,且今天走的是休閒路線,所以就決定不著自行車褲,直接穿原本的休閒褲上路。

PM 13:30由捷安特出來,經過國道四號橋下的自行車道入口開始出發。

自行車道入口處的火車輪子造景


入口處的導覽圖。


從入口進去之後,會遇到一個叉路。


左邊往后豐鐵馬道,此為台鐵舊山線改建(因后豐大橋施工封閉,后豐鐵馬道目前已改成機車道,暫時禁行腳踏車),右邊則往東豐自行車綠廊,此為台鐵東勢支線所改建,也就是今天的目標。

筆直的自行車道,車道上還保留當年東勢支線遺留下來的軌道。


PM 13:40來到第一站朴口車站,這原本是東勢支線的車站之一。




接下來看這張照片就知道為何此自行車道要叫東豐綠廊,因為車道一路上都是像這樣的綠色隧道所構成。


接著來到了綠廊地標,此地標上的圖型就是東豐自行車道的地圖。


車道旁清澈的水溝,在新竹尚未見過這麼乾淨的水溝。


車道旁的腳踏車造景。


接著到了大榕樹? 不過我並沒有看到這附近有任何大榕樹存在,不曉得大榕樹這個名字指的是什麼。


車道旁開滿這種小花(看起來像是小型的鳳凰木,不確定是什麼)。


車道旁的稻田。


又是長長的綠色隧道(請注意路燈的顏色,車道豐原段的路燈全是這種顏色,石岡段的路燈是白色的,東勢段的路燈則是橘色的)。


行進中先自拍一張。


途中經過親水公園,看到水池裡有幾朵蓮花盛開,於是停下來幫它拍張照。


接著就開始要爬坡了。


路邊橘色的小花。


接著就會開始經過無數個這樣的小隧道,這應該也是此自行車道的特色之一吧,無數的小隧道加上無數的綠色隧道。


一葉知秋,車道旁樹的葉子已開始泛黃,秋天已到。


快到石岡壩前的隧道,造形跟車道上其它的隧道不一樣。


若要到石岡水壩,此處須往左後方迴轉,反正時間多的是,就去看看吧。


迴轉進去之後,就可看到右方的石岡壩的碑樓,轉進碑樓之後會有個往下的小斜坡,下去之後就可看到石岡壩。


PM 14:00來到了石岡水壩,若要到壩頂參觀,須走水壩旁的階梯上去,看看腳踏車,難不成要扛上去,我看還是算了,於是就由石岡壩回到自行車道繼續前進。


PM 14:10來到了下一站石岡車站。



石岡車站旁921地震造成的歷史傷痕。



經過石岡車站之後,見到一個日式舊穀倉的指示牌。


看著指標上面寫著0.2km,心想才200公尺很近,過去拍張照吧! 於是就右轉要往穀倉前進,但右轉後即接到豐勢路,而且並沒有其它往穀倉的指標,臉上的三條線又重出江湖,真的莊孝維,只好又回到自行車道。

接著繼續前進,這時看到有幾節舊車廂停在0蛋月台上,0蛋月台? 正確的名稱應為「零擔月台」,現以諧音替代。


0蛋月台對面有一座由腳踏車堆集而成的造景,沒算過有幾輛,不過我稱它為腳踏車墳場。


0蛋月台旁就是旅客服務中心了。


繼續往前,地上的落葉似乎變多了。


這時看到路口有面反射鏡,透過反射鏡來自拍一張,效果還不錯。


在往情人木橋的路口有個心型的造景,上面的照片應該就是情人木橋吧。


這個路口左邊往情人木橋,是個上坡,不過我沒在怕,就直接騎上去,不過一騎上去才發現原來它是穿越豐勢路的自行車陸橋,跟自行車道是不同方向,趕緊再調頭回東豐自行車道。


PM 14:30來到下一站是梅子? 這是什麼怪名,心裡有點疑問,難道是可以吃的那種梅子?



果然在車站旁看到二顆大梅子。


原來此處是因盛產梅子,所以地名就以梅子為名,這讓我想到前一個工作在台中潭子,該處有二個地方分別叫栗林村及甘蔗村,不用我說大家應該知道該地是出產什麼農作物吧。

延途車道二旁都是整片梅樹,上面還開著梅花,可惜距離不夠近,無法近拍梅花。


往前來到了橫跨大甲溪的東勢鐵橋,橋的另一邊就是東勢。


從橋上俯看大甲溪河床的地貌。


從橋上遠眺東勢市區,今天空氣不好,看起來一片白茫茫的。


過鐵橋之後,於PM 14:40到了東勢隧道,此處已是東勢。


到了東勢之後,自行車道旁的路燈全換成橘色。


來到了下新里


又對著路口的反射鏡再度玩起自拍。


接著又是上坡,車道旁有腳踏車造形的護欄。


來到了西門巷。


某家庭園咖啡入口處掛著一串風車。


疑,路中間那個到底是啥東西?


原來是勢林街拱橋。


過拱橋之後,於PM15:00就來到了最後一站-東勢站,現已改成客家文化園區。


進去隨意拍張照。


東勢舊火車站的走廊。


東勢舊火車站癈棄的月台。


車站旁的導覽圖,目前位置在東勢車站。


從出發到東勢車站已經過一個半小時,屁股有點難受,現在有點後悔沒換上車褲。於是就在東勢車站稍作休息,順便發個魚游東勢的簡訊給故鄉在東勢的小妃俠。

PM 15:15開始往豐原方向回騎,由於起程是邊騎邊看很優閒的騎行,回程就沒啥好看的,而且非假日騎車的人很少,所以就一路狂飆。

回程又看到路口有一面表面比較乾淨的反射鏡,當然就又停下來自拍。


在石岡附近看到奇怪的景象,好像是樹被砍掉只剩下樹頭,然後樹頭被放火燒過所以是黑色的,旁邊再圍一堆像木屑的東西,不曉得這樣有何用意?


路旁的風車。


在回程的石岡段,於行進中補拍一張,右前方的路燈是白色的。


PM 15:45回到起點之後,在入口處補拍一張車道中間舊東勢線的鐵軌。


今日騎行的軌跡圖如下,去程費時約一個半小時,回程約半小時,總計二小時,里程數來回約25 km。

沒有留言: